高校应把《概论》教材的推广使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落实。一是确保教学中使用《概论》教材。已经为本科生开设《概论》课程的院校,应把《概论》作为指定教学用书。还没有开设《概论》课程的院校,要做好开设课程的准备,指导任课教师读懂学透《概论》内容。二是加大《概论》教材在全国高校使用覆盖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面向全体国民,需加快《概论》在全国各地各类院校的推广使用。三是高校在承担各类教育培训任务时,要结合实际,把《概论》列为学员必读书目。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升《概论》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举措。
高校必须培养一支具备高尚师德、先进教学理念、扎实专业知识的《概论》教学优秀团队,使其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力量。
确保上岗教师政治素质过硬。加强政治引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原则。
▲2023年12月16日,北方民族大学召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座谈会
加强《概论》教材培训。教授《概论》教材,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史学功底。一方面,要给教师一定的自学时间,吃透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要开展《概论》常态化集体备课,邀请教学名师传授新知识、新技能,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研修,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访学交流,全方位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
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适应《概论》教学要求,应侧重引进具有高水平、高学历的史学背景优秀人才,优化《概论》课程教学团队结构。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审视问题,从中华民族整体视角出发,认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融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增强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024年7月8日起,中南民族大学民社学院组织“同心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实践宣讲团,赴内蒙古和湖北开展“跟着《概论》教材走中国”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鼓励教学团队开展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应鼓励教学团队成员围绕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议题开展研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和辅导,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团队的学术影响力。
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确保《概论》教材有效利用、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把《概论》课程列入思政必修课体系,指导教学团队科学制定《概论》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依据。制定教学大纲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对课程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进行梳理和归纳;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学习成果评估标准;重视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大纲。
指导教学团队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库、国家民委《概论》资源中心等教学平台和资源库,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目前,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一些高校主导建立了省级《概论》虚拟教研室。要加强校际合作,开展好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共听示范课,同备一堂课,促进资源共享和合作研究,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先手棋。高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数字化《概论》课程建设,丰富数字思政课资源,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充分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在推进数字化《概论》课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让教学团队加入开发和建设的队伍中,也要吸收其他有志于此的教师加入。鼓励教师以推动《概论》教材数字化为内容,积极申报课题,设立专项资金推动工作。组织广大学生参与课题申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促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增强教学的鲜活性、吸引力。
借助科技力量推进数字化《概论》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录播厅、融媒体中心、VR实训室等硬件设施,推进课程建设。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部分引进(不重复建设)、部分合作(共同开发)、部分自建 (打造特色),汇聚各方力量推进工作。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