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粟特人,好多人会想起热播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狼卫首领使用化名曹破延伪装成胡商,混入西市开始搞事情。唐朝时的长安城中有很多“胡商”,一般都是粟特商人,而曹破延也是一个标准的粟特人名。
粟特人是世界闻名的商业民族,在东亚、中亚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北朝、隋唐时期,粟特人是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垄断者,出没在中亚至中原的各个地方,《新唐书》曾称他们为“利所在无不至”。同时,他们也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对其踏足的各地文化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以唐朝为例,当时流行的胡服、胡旋舞、胡乐等,绝大部分受粟特人影响。
粟特人,史籍中也称昭武九姓、九姓胡、粟特胡等。他们是属伊朗系统的中亚古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本土位于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珊河流域,也就是西方古典文献所说的粟特地区(Sogdiana,音译称“索格底亚那”),相当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地区。
历史上的粟特人从未形成一个统一帝国,而是建立了或大或小的城邦国家,其中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的康国最大,为粟特各城邦国家的代表。此外,还有安国、曹国、米国、何国、史国、石国等,不同时期,或有分合。后来,粟特人大批进入中原,起汉名时便常以国为姓,部分学者也将姓氏作为推断胡人族属的参考之一。
粟特人有着极强的商业天赋,多以赚钱为己任,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经商兴趣和能力。
《新唐书·西域传》中记载:康国的粟特人在儿子出生后,会给他吃糖,并在手掌放黏胶,希望孩子擅长说好听的话,拿宝物就像是黏在手上。
宁夏固原南郊发现的隋唐史姓家族墓地中,有成员就是以军功彰显于世。
史射勿入仕北周,从北周保定四年(564)到隋开皇二十年(600)一直随中原将领四处征战。
近40年中,他曾与北齐、稽胡、突厥等多方作战,以军功获任大都督、骠骑将军等职位。
史射勿在中原王朝奋斗了一生,其子孙后辈也在中原扎了根,有的任唐朝监牧官管理马匹,有的任中书省译语人,这些工作发挥了粟特人的畜牧和语言天赋,不过他们与史射勿不同,他们的生活已逐渐脱离粟特聚落的环境,慢慢融合了更多的中原文化元素。
可以说,在北朝至隋唐时期,粟特人虽然背井离乡,但作为丝路贸易的活跃者,借沟通东西的丝绸之路,他们既发挥了商业才能,又为自己谋求了一定的政治军事地位。据张庆捷的《解读虞弘墓》一书记述,虞弘属于粟特社会的武士阶层,13岁即受命代表柔然汗国出使波斯,从波斯返回时,可汗又命他出使东魏帝国,被篡位自立的北齐皇帝高洋扣下来当官,由轻车将军升到都督凉州诸军事和凉州刺史等官位,还参与了北齐对突厥、契丹、柔然的多次战争。北周灭北齐后,虞弘效力北周,屡立战功,步步高升到了开国伯和仪同大将军。隋朝建立后,拜其为仪同三司。因此他被称为“三朝元老”。虞弘墓是研究北朝至隋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材料,因此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