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9月23日,“桦树皮制作技艺”的研修班在呼伦贝尔学院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为期数日的理论学习中,25名学员们系统学习了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制作流程以及艺术特点。通过国家级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阿基伦及其培训教学管理团队专家学者们的精彩讲授和生动展示,学员们对桦树皮制作技艺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为接下来的实践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9月17日至21日,是研修班最为关键的分组实践创作阶段。每每走进教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桦树皮特有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每位学员都要经历桦树皮的采集、处理,作品的设计、雕刻、拼接等环节。首先,学员们从准备好的桦树皮堆中挑选出质地优良、纹理清晰的原材料。他们端详着每一片树皮,用手指轻轻触摸其表面,感受其独特的质感和温度。挑选完毕后,学员们使用特制的刀具,小心翼翼地沿着树皮的纹理进行裁剪,确保每一片都符合设计需求。
学员们开始进入下一道工序——缝制。他们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兽筋线或细麻绳,这是桦树皮制作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材料。学员们手法娴熟地将线穿过树皮片的边缘小孔,一针一线地缝合起来。他们的动作既有力又细腻,一定会编织出精美的艺术品。
学员们还会根据设计需求,在桦树皮上添加各种装饰元素。有的学员用刻刀在树皮上雕刻出细腻的花纹,有的用烙画机在成品上烫出活灵活现的图案,有的则使用彩笔或颜料在树皮表面绘制出绚丽的色彩。这些装饰元素不仅增添了作品的观赏价值,也体现了学员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学员们每天早早围坐在各自的工位,开始一天的创作,甚至中午都不回去休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精美的桦树皮作品逐渐在学员们的手中诞生,学员们都沉浸在制作桦树皮作品的专注与喜悦之中。有的是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如达斡尔族大轱辘车、婴儿摇篮;有的作品是实用的生活用品,如笔筒、首饰盒、背包等;有的则是具有艺术价值的装饰品,如工艺画、挂饰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学员们的心血和汗水,也承载着他们对桦树皮制作技艺的热爱和传承。
在制作过程中,学员们不仅学会了桦树皮制作的基本技艺和流程,还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新的创意和灵感。这种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氛围让整个研修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当实践创作阶段接近尾声,学员们纷纷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这些桦树皮作品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一份贡献。他们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的精髓,还学会了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使作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在这样一个由25名学员组成的“桦树皮制作技艺”研修班里,学员背景的多样性为整个学习过程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无限的可能性。县级、市级传承人与桦树皮制作零基础初学者的并存,不仅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也预示着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其中拥有10年、20年乃至30年创作经验的县级、市级传承人,是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技艺精湛,对技艺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还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研修班中,他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比如来自根河市50岁的郑德梅女士,自21岁起开始接触少数民族工艺品制作,擅长桦树皮技艺,创作出的融合刺绣和桦树皮工艺于一体的作品《敖鲁古雅之恋》已申报版权,在采访中提到此次收获颇丰,对自己的创作也有非常大的启发,比如毡艺和桦树皮结合、用ps设计图案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使创新作品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在设计和制作产品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购买人群的特点。通过市场调研和精准的产品定位,可以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从而推动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传承人们通过传授技艺、分享经验,确保了技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初学者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视角,则为技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不仅促进了技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此次研修班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承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传承。学员们在制作过程中展现出的热情、创新精神和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也给我校指导和带队老师带来了启发,这些启发不仅体现在技艺本身的传承与创新上,更扩展到教育理念、文化传承方式以及个人成长等多个层面。我校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此次研修班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应用在学校学生的教学和实践中,让非遗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承与发展,不断增加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桦树皮制品问世,让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