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呼伦贝尔学院主办的“极致草原 世界共享”呼伦贝尔草原旅游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海拉尔区举行,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呼伦贝尔草原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呼伦贝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立志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凝聚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旅游魅力。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全力推动草原旅游从“观光式”向“体验式”“融合式”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文旅体验-价值转换”的良性互动。本次学术研讨会是推动草原生态价值转化、擦亮“呼伦贝尔大草原”金字招牌的关键之举。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群策群力,为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助力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走出一条更具特色、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玉柱在致辞时说,呼伦贝尔拥有全球瞩目的生态资源和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地。呼伦贝尔学院继续将服务地方发展需要作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探索草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携手书写呼伦贝尔文旅深度融合、全季全域共兴的新篇章。

研讨会开幕式由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宏天主持。张宏天代表主办方向莅临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呼伦贝尔文旅事业发展和学校建设的各界友人致以诚挚的感谢。他表示,呼伦贝尔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聚焦草原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深化“政校行企”合作,推动教学科研成果从“课堂实验室”走向“大草原”,展示呼伦贝尔学院在内蒙古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中闯新路、挑大梁、当先锋的干事创业精神。

研讨会上,来自海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的4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主旨发言。海南大学二级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谢彦君以《“空”性体验:漫议呼伦贝尔草原旅游的性格、风格和品格定位》为议题进行交流。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特华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指导专家孟松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北方民族族源与融合研究》为议题进行交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灵恩以《呼伦贝尔市“十五五”文旅新形势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为议题进行交流。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科学》编辑部副主任张圆刚以《草原风景道的观赏到沉浸:北疆游牧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体验升级》为议题进行交流。

互动环节由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文化和旅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玲强主持。海南大学教授、《旅游学刊》副主编、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谢彦君;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乌铁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孙佼佼;呼伦贝尔学院旅游地理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亚吉;北京马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的地营销副总经理、内蒙古区域负责人陆蕾;同程文旅集团副总裁、同程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谢晔等专家学者围绕呼伦贝尔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产品创新、文化融合、科技赋能等议题深入探讨,为草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多维度的思路与建议。

研讨会还围绕“文旅深度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草原旅游与绿色生态产品产业融合发展”“旅游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青年学者学术论文分享交流”主题设置分会场。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将全面探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的方向路径,实地调研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通过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行业与高校强化连接,为持续擦亮“呼伦贝尔大草原”金字招牌、打造世界级草原旅游目的地提供智力支撑。
